艺术教育在线

Art Educatiom Online

青少年艺术教育官方网站

证书编号 考生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专业 级别
WD888888888888 张晓峰 维吾尔族 1992年10月 舞蹈 级别5
首页艺术教育

“争做校园好网民”网络文化交流活动暨第三届“川渝共青春·美育嘉年华”即将火热开启!

日期:2025-07-22 来源: 浏览量:

倒计时!

青春集结号吹响川渝!

当巴山蜀水的灵气

遇上多元艺术的碰撞

“争做校园好网民”网络文化交流活动暨第三届“川渝共青春·美育嘉年华”

即将火热开启!

语言艺术、音乐、舞蹈、书法、美术...

一场专属于青少年的文化艺术盛宴

等你共赴!

image.png

活动主题

川渝共青春·双城向未来


活动时间

2025年7月至2026年3月


主办单位

共青团重庆市委

共青团四川省委

重庆市委网信办

四川省委网信办

重庆市文化旅游委

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


参与对象

川渝青少年


参赛类别


1.舞台美育

音乐类

1.器乐类:民族乐器类、西洋乐器类。

2.声乐类:声乐表演、戏剧戏曲。

3.音乐综合类:乐队组合、歌伴舞、音乐小品、作词作曲等。

舞蹈类

古典舞、民族民间舞、街舞、爵士舞、国际标准舞等。

语言艺术类

播音主持、朗诵表演、演讲口才、相声小品等。


2.场馆美育

美术类:各种绘画形式和工艺美术及新型创意美术。

书法类:硬笔书法和软笔书法。


参展组别

幼儿组:≤6岁

少儿A组:7—8岁

 少儿B组:9—10岁

 少儿C组:11—12岁

少年A组:13—15岁

少年B组:16—18岁

青年组:19—30岁


报名方式


活动将在四川省和重庆市分区域进行。

 

四川省

由四川省旅华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承办。可通过“重庆青年报”微信公众号→“赛事活动”专栏,→“美育嘉年华”板块→进入报名页面。

 

重庆市

由重庆市美育研究会承办,报名需由会员单位统一组织报名,原则上不接收个人报名。


活动流程


报名时间

即日起至2025年9月20日


评选环节

初选:2025年9至10月

复选:2025年10至11月

决选:2026年1月


奖项设置


前50%晋级入围,将设置特等奖、一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。


参展要求



舞蹈展演类

1. 个人/双人节目:独唱(奏、舞、诵),双人舞、四手联弹等限时3.5分钟;

2. 小组节目:3—7人的小组合,包括小乐队、小合唱、小型艺术团等,限时4.5分钟;  

3. 集体节目:8人以上30人以下,群舞、大合唱、舞台剧等,限时6分钟;  

4. 原创小品、剧本、词曲等需要写明参演方式,并提交电子档pdf至指定邮箱;

5. 原创作品必须为选手本人原创,无版权纠纷;

6.伴奏音乐以“mp3”格式在活动规定时间发送至指定邮箱,同时选手另将伴奏音乐拷贝至U盘随身携带备用。  



场馆展演类


1.美术书法可递交作品和现场创作,递交作品纸张尺寸要求如下:

(1) 软笔书法作品:四尺对开;

(2) 硬笔书法作品:29×21cm;  

(3) 中国画作品:四尺对开;

(4) 素描作品:四开纸张;         

(5) 速写作品:四开纸;  

(6) 色彩(水彩、水粉、油画)作品:四开纸;  

(7) 漫画作品:四开纸;  

(8) 儿童画作品:四开纸。


2. 现场绘画、书法限时120分钟。

3. 现场将统一提供创作纸张。


特别说明


1.选手提交的照片、资料、伴奏音乐、艺术作品等,经活动评审环节使用后,活动方将部分优秀作品作为资料留存,其余作品将销毁处理,不再退还。 

2.活动对参展节目、作品、音/视频等享有使用权,有权在相关非盈利性活动和资料中使用(包括但不限于制作光盘、画册、书籍、展览、宣传、衍生产品等),不向作者支付稿酬,作者享有署名权。

3.参展作品不得侵犯他人隐私权等第三方权利,若产生法律纠纷,由参展选手/单位及其监护人全部承担。

4.本次活动不收取报名费,证书、快递、展览费、资料费等费用自理。 

5. 凡12岁以下的少儿选手及残障选手,必须由家人专门陪同照料并自行承担安全责任,否则将被取消参展资格。

6.本次活动不涉及任何线上作品提交、直接评选等环节。

7.特别提示:请大家按照官方报名渠道参与活动,请勿相信任何微信直接报名承诺。


活动联系方式


唐老师 19922857451



川渝青春舞台已为你点亮!

“争做校园好网民”网络文化交流活动暨第三届“川渝共青春·美育嘉年华”

文化艺术活动

报名通道已火热开启

让我们一起点燃艺术梦想!

期待你的加入哟~



图片

来   源丨重庆青年报

编   辑丨罗   雯

初   审丨罗   雯

复   审丨唐闻谛

终   审丨郑铃峰